“现场防护员,‘天窗’命令号11721,时间15时至17时,可以开始作业。”7月30日15时,在海拔5072米的青藏铁路唐古拉站,随着驻站联络员马海军下达指令,格尔木房建生活段房建维修综合车间12名作业人员,迅速分散到1站台,一场站台病害整治正式开始。
受高寒、高海拔气候和复杂地质影响,唐古拉站站台容易出现冬季冻胀鼓起凸出、夏季融化坍塌现象,这些站台病害不仅影响站台容貌,而且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。
“这里海拔高,大家注意动作幅度,别用力太猛!”车间技术员陈辰紧了紧安全帽带子,向同事们喊话。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,即便是简单的弯腰起身,都可能引发剧烈喘息,每一次检修都极其艰难。
此次整治,站坪砖起鼓问题最为棘手。由于昼夜温差大,由于地面反复冻融导致站台面上的站坪砖发生不同程度的隆起。大家只能蹲身,用钢钎小心撬开变形的砖块,再用保温砂浆重新铺垫基层。每撬起一块砖,大家都要大口喘气,胸部在剧烈起伏。
在站台中段,一块向外偏移的站台帽石成为整治的“硬骨头”。这块花岗岩帽石重达300多斤,在高海拔环境下,其重量仿佛增加了两倍。“准备起吊!”现场助理工程师薛磊一声令下,4名职工握紧撬棍分站帽石两侧,随着“一、二、三”的号子声同时发力,站台帽石被移动到指定位置,由于极度缺氧,4个人个个面色涨红嘴唇青紫,稍作调整,他们又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。
另一边,站台侧立面抹灰整治工作在同步进行。134米长的作业面上,4名职工提着灰浆桶分段进行修补。
“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、大温差、低湿度等环境因素,会导致水泥提前凝结,所以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搅拌、涂抹、压光整套工序。”职工养兵一手拿着抹灰工具,一手提着灰浆桶解释道。
16时30分,最后一抹灰浆收光完成,4名职工立刻架上激光限界测量仪展开数据复测。为确保数据准确,816米长的站台上,他们每隔2米就设置一个测量点,对66个点位的水平距离、垂直高度等数据进行测量。
“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,这是铁规矩。”助理工程师薛磊边说边在记录本上写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。
17时整,最后一组限界数据测量记录完毕,66个测量点的各项数据全部在安全范围内,无一处侵限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夕阳西下,重新铺砌的站坪砖被染上一片金色,复位的帽石严丝合缝,修补后的墙面光洁平整,整个站台焕然一新……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嘎桑才旦 浩麟)
嗨牛配资-嗨牛配资官网-年股利率-股票配资持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